專欄油價

廉價石油僵局說明了什麼?

FT首席經濟評論員沃爾夫:石油價格爲何下跌?是暫時現象,還是全球石油市場的結構性變化?如果是後者,又會對世界經濟、地緣政治以及氣候變化產生何種影響?

石油價格爲何下跌?是暫時現象,還是反映了全球石油市場的結構性變化?如果是結構性變化,那將對世界經濟、地緣政治以及人類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產生重大影響。

以美國的消費價格指數爲平減指數,2014年6月至2015年10月期間,實際油價下跌了一半以上。今年10月的實際油價比1970年以來的均價低了17%,儘管還遠高於上世紀70年代早期以及從1986年至21世紀頭幾年之間的價格水準。(見圖表)。

您已閱讀10%(193字),剩餘90%(171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馬丁•沃爾夫

馬丁•沃爾夫(Martin Wolf) 是英國《金融時報》副主編及首席經濟評論員。爲嘉獎他對財經新聞作出的傑出貢獻,沃爾夫於2000年榮獲大英帝國勳爵位勳章(CBE)。他是牛津大學納菲爾德學院客座研究員,並被授予劍橋大學聖體學院和牛津經濟政策研究院(Oxonia)院士,同時也是諾丁漢大學特約教授。自1999年和2006年以來,他分別擔任達佛斯(Davos)每年一度「世界經濟論壇」的特邀評委成員和國際傳媒委員會的成員。2006年7月他榮獲諾丁漢大學文學博士;在同年12月他又榮獲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科學(經濟)博士榮譽教授的稱號。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