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

能源市場的「中國陰影」

隨著中國這個亞洲巨人在海外支出方面不再慷慨,持續了十年的大宗商品繁榮期迅速轉入低迷,那些曾因中國需求和投資而受益頗豐的國家,經濟應聲出現大幅下滑。

「你們創造了人間奇蹟,」中國前能源部門主管周永康在1999年這樣告訴中國石油工人。他們剛剛完成蘇丹一條輸油管道的建設工作,當時油價超過每桶100美元的想法幾乎不可思議。

從大宗商品繁榮出現之前的視點看,這場奇蹟似乎更像是海市蜃樓。如今油價跌回每桶50美元以下,同時隨著人們對中國經濟成長的預期降溫,全球資源投資不斷下滑。曾升至中共中央政法委書記的周永康現在因腐敗身陷囹圄。蘇丹的暴力活動減少了石油產量,而周永康的團隊曾努力開發這裏的油田。

然而,周永康在很多方面是正確的。他是預見到中國對資源的旺盛需求將需要全球足跡的少數人之一。中國現在是全球最大原油進口國,其投資決定影響著全球各個大洲。

您已閱讀20%(293字),剩餘80%(119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