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大宗商品

如何看待大宗商品市場回暖?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馮明:在新的引擎、成長點尚未確立之前的摸索期,結構性的機會和短期的小熱潮總會時不時出現,但普遍性的投資回報率是不可能穩步走高的。

近期,大宗商品市場出現了一小波反彈熱潮。布倫特石油價格回漲到50美元/桶之上,銅、鋅等其他大宗商品門類市場也出現了不用程度的回暖。這對於暴跌之後持續處於低迷狀態的大宗商品市場而言,無疑是令投資者爲之一振的;但大家緊接著就要問,這樣的反彈是否具備可持續性?換句話說,大宗商品價格是否已經觸底,應當如何看待大宗商品市場近期的反彈?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有必要注意到一個現象:近期大宗商品市場的反彈並不是孤立存在的,在股票市場、債券市場上,近期也出現小熱潮,甚至中國一線城市的房價也在回暖之中。嚴格來講,大宗商品與其他金融產品有本質的區別,即便是基於大宗商品的衍生產品與其他金融產品之間也是非常不一樣的;但這並不妨礙我們把不同資產類別放在一起對比分析,系統性地對比分析有助於我們形成一個整體的認知框架,從而反覆推敲、檢驗邏輯推理過程。

儘管不同金融市場近期出現的小高潮似乎都能找到各自獨立的解釋,例如近期石油價格的上漲是因爲美國三季度鑽井的減少和敘利亞局勢的緊張,再比如鋅價的提高是因爲大宗商品巨擘嘉能可在流動性危機面前的策略調整,等等;但是這些短期的、孤立的解釋對於理解市場趨勢、前瞻性的指導實踐來說,意義比較有限。只有系統性地挖掘背後的機制,才能更有效地事前把握投資機會,而不僅僅是爲已發生的行情尋找事後性的解釋。

您已閱讀14%(556字),剩餘86%(348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