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交

東北亞的再平衡

吉林大學公共外交學院孫興傑:時隔三年半,中日韓三國政府首腦會晤再次重啓,但歷史認識、領土等問題不會因見面而消除。中日韓三國應有足夠魄力和眼光讓三邊領導人會晤機制化,成爲危機管控與安全合作的平臺。

時隔三年半,中日韓三國政府首腦會晤再次重啓,會後發表了東北亞和平合作聯合宣言,並且商定三國定期召開領導人會議並擴大經濟合作。

三國領導人見面已經就是不小的進展,但是乍暖還寒,中日韓三國對於會晤還是存在著一定的「溫差」。南韓總統朴槿惠在開場白中便點出中日韓面臨的歷史與安全問題。在三國領導人見面前的最後時刻,這些「結構性」的問題都沒有解決。歷史認識、慰安婦問題以及領土問題不會因見面而消除,但是三國應該有足夠魄力和眼光讓三邊領導人會晤機制化,使之成爲三國危機管控與安全合作的平臺。不能不說,東北亞局勢已經觸底,三年多的僵局正在慢慢緩和,但是物是人非,不得不需要在新的基礎上構築東亞安全的基礎。

藉着三邊會晤的機會,中韓、日韓以及中日三國領導人之間都進行了雙邊會晤。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對南韓事「正式訪問」,與南韓政府、立法機構以及工商界進行了廣泛的交流;而安倍對南韓則是「工作訪問」,沒有受到期待中的外交禮遇。這也是日本與中韓兩國關係的「溫差」所在。

您已閱讀13%(422字),剩餘87%(285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