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過往的人生中,只有一次我覺得自己對葡萄酒無所不知。那是在1978年,我剛剛完成了兩年的葡萄酒與烈酒教育基金會(Wine & Spirit Education Trust,WSET)品酒師的課程。憑著運氣和在文法學校的那股勤奮勁兒,我成爲那屆的尖子生,並自認爲靠著這張攬入懷中的WSET文憑,自己就已經是一個羽翼豐滿的葡萄酒專家了。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我才逐漸明白了自己還有多少東西要學習。但是作爲一個已經步入葡萄酒寫作第四十個年頭的人,我必須得承認很多人把我視爲一個葡萄酒專家。然而,我也敏銳地意識到在這個即時通訊和社群媒體(有時候甚至是反社群媒體)的年代中,專業知識的概念處於不斷的發展變化當中。
在二十世紀最後的十到二十年中,由於網路沒有那麼發達,那些全球最成功的葡萄酒作家只需要略做宣傳,就能被大眾奉若神明。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國的羅伯特•帕克(Robert M Parker Jr),他從1977年起開始推行一套百分制的葡萄酒評分體系來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葡萄酒,或者說至少是不用依靠語言文字也能明白他對於葡萄酒的評判。這種評分制度也使得引入第三方(經常但不總是帕克)來輔助葡萄酒銷售(或選擇葡萄酒)成爲可能。在帕克時代,商店裏、酒單上,以及網站內展示的不再是空洞的溢美之詞或是熱情洋溢的產品推薦,而是,大部分介於89-101之間的數字。毫無疑問,正如許多極具公信力的劇評家或美食家那樣,帕克可以成就一款葡萄酒或酒莊,也可以輕而易舉地毀掉它們。
您已閱讀14%(626字),剩餘86%(392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