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個人對個人」(peer-to-peer,簡稱P2P)貸款突然興起時,自由主義者和左翼理想主義者都爲之歡呼。這是因爲,利用網路爲需要資金的借款者與貸款者牽線搭橋似乎帶有「分享型經濟」的特徵。
令P2P聽起來更加激動人心的是——至少在2008年經濟危機之後的一段時期裏——這些平臺似乎也對銀行嗤之以鼻。或者,用專業術語來說,P2P以民主的方式威脅著將主流金融「去中介化」。
但是現在,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即將被顛覆。沒錯,如果看看美國各大P2P平臺上——如Lending Club和Prosper Marketplace——貸款方的介紹,你還是會看到富有的「夫妻店」投資者——在當今的低利率時代,對高回報率的期待把他們吸引到網路平臺上。自2009年以來,大型P2P平臺貸款產生的收益率在5%至9%之間。
您已閱讀23%(353字),剩餘77%(117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