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國經濟

中國經濟沒那麼差?

中國經濟已成全球熱點,官方公佈三季度GDP6.9%,第四季度能否反彈爭議頗多。上海交大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執行院長張春認爲,應該建立有中國製度特徵的經濟模型。

中國經濟不僅是中國問題,2015第四季度能否反彈成爲全球爭論焦點。正如《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所言,過去是美國打噴嚏全球經濟就感冒,現在還應該加上中國一打噴嚏,全球經濟也感冒。剛剛從歐洲訪學歸來的上海交大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執行院長張春對筆者表示,目前國際社會主要關注兩個問題,除了美聯準何時加息,就是中國經濟何處去。

今年第三季度中國官方GDP成長6.9%,增速爲2009年第一季度以來最低。先前,各家機構對於中國真實GDP到底是多少分歧日趨明顯,低的接近5%左右,高的則表示7%起。關於中國經濟規迷因統計因素被低估的看法近期也重新泛起,比如有海外智庫認爲,因爲目前中國使用1993年聯合國服務業統計標準,服務業等產業規模被低估,因此經濟規模被低估,GDP也要相應上調,那麼中國真實經濟增速起碼高於官方目標7%。

經濟學預測基礎是模型,但是模型的結果卻往往千差萬別,中國統計數據也成爲研究者的巨大考驗甚至噩夢。國際學界對此也爭論不休,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教授霍爾茲認爲中國官方名義GDP可信,只是GDP平減指數有問題,而經濟學家伍曉鷹則認爲中國的官方數據存在根本缺陷。對比之下,張春認爲中國經濟沒那麼糟糕。根據張春團隊模型的初步結果現實,雖然中國經濟整體趨勢會有所向下,中國經濟在第四季度可能迎來反彈,到了明年第一季度可能反彈7.1%。從全年而言,根據高金宏觀金融研究中心先前7月的預測,2015年年化GDP增速爲6.9%,2016年爲7.2%。

您已閱讀28%(626字),剩餘72%(161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徐瑾經濟人

知名青年經濟學者,貨幣三部曲作者。FT中文網經濟主編,經濟人讀書會創辦人。 徐瑾近年出版《貨幣簡史》《徐瑾經濟學思維課》等書,連續入選「最受金融人喜愛的十本財經書籍」;《白銀帝國》由耶魯大學出版社推出英文版,獲《華爾街日報》《亞洲書評》等權威媒體好評推薦。 WeChat公衆號:重要的是經濟 讀者WeChat號:xujin2023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