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奧斯本

奧斯本爲何拉中國投資核電站項目?

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巴特勒:英國財政大臣似乎在不遺餘力地向中國示好,但讓中國企業參與一個失敗中的核電項目並非建立兩國長期戰略關係的恰當方式。

英國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George Osborne)在向中國示好這件事上似乎是不遺餘力的。最近的例子是籌劃中的英格蘭西南部欣克利角(Hinkley Point)核電站計劃出現最新進展。在訪問北京期間,奧斯本提出,如果中國投資這個延期許久的項目,英國將爲他們的投資提供20億英鎊的政府擔保。

該協議的條款尚未公佈,但根據常識,這意味著中國投入的資本將享受充分保護。這筆交易尚未完成,但白廳(Whitehall,指英國政府——譯者注)似乎已拼了命了:它希望在下個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英前簽完這項協議。

但是,先別急著簽字,英國政府應向公衆披露我們在欣克利角核電站項目上給中方的完整條件以及同時還達成了哪些其他交易。例如,我們被告知,中國企業還將建設、擁有並運營位於英格蘭東南部埃塞克斯郡布拉德韋爾(Bradwell)的另一座新核電站。它們會(比如說)被要求滿足英國核能方面所有現行的安全及勞工標準,還是說新的核電站大部分將在中國、使用當地勞動力建造,然後在英國組裝?

您已閱讀31%(432字),剩餘69%(97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