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日本

以日本式耐心推動日本改革

英國董事學會主席賈奇:日本人告訴我,學習堅持不懈的的方法是在岩石坐三年,之後你便能感化頑石。在日本企業提高治理水準的問題上,我們需要這種耐力。

在日本,變化是需要時間的。上世紀80年代當我因爲工作第一次去日本時,我得到了一個建議——學習堅持不懈的的方法就是找一塊岩石坐3年。按照那條諺語,這之後你便能溫暖最冰冷的石頭。

幸運的是,當我代表美國證交會(SEC)出席會議時,我坐的是更舒服的座椅,但是我不得不表現出足夠的耐心。我的任務是推動東京證券交易所(Tokyo Stock Exchange)開放。起初我是成功的,日方同意改變規則,允許外國證券公司購買席位。然而,之後他們又消極抵制了3年,才讓3家美國公司和3家英國公司真正在該交易所佔有一席之地。

不過,日本大型企業的董事會似乎在發生某種轉變。在多年不滿很多日本高階主管對股東的蔑視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Shinzo Abe)將企業治理改革列爲其成長戰略的支柱之一。經過安倍的推動,今年日本金融廳(Financial Services Agency)和東京證券交易所出臺了新版企業治理準則,指示董事會任命更多外部董事來審視管理層決策。如果它們不這樣做,便不得不對股東作出解釋。

您已閱讀34%(439字),剩餘66%(87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