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監督

變了味的中國網路監督

FT中文網撰稿人白天:藉助網路曝光的力量倒逼真相,尋求正義,成爲中國一大特色國情。但當網路激起衆多圍觀者後,真相就變得不再重要。

你是否會對豪車肇事、某某單位公務人員肇事的標題更願意打開看?是否會順手在一張圖片展示的衝擊力強大的強弱對比「真相」後點贊?

在手機只是手機,不能上網拍照的年代,監督確實不易,但當監督變得輕易起來,味道也變得怪怪的。

「一羣人圍觀,指責,還有人用手機拍,僅僅是因爲我擋風玻璃上的車證。」這是一場幾乎在各個城市都會發生的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故現場,當事一方是我同事。

您已閱讀12%(177字),剩餘88%(136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