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全球經濟

評級機構仍然很重要

史登商學院魯比尼:發現風險很困難,但不能讓別人代替做這件事。評級機構採用一套節奏緩慢的專門方法,而要發現快速變化的全球經濟中潛藏的風險,需要系統性、數據驅動的分析。

沒人說過,建立一套全球金融風暴的早期預警系統是件很容易的事。那些被指責未能發現2008年次貸危機的人和機構包括資深政治家、世界最大的銀行以及幾個超國家機構。

當前,隨著美聯準(Federal Reserve)與英國央行(Bank of England)很可能啓動加息,而中國經濟成長放緩,大宗商品價格下跌,我們像過去一樣需要用一種有效方式來察覺正在積聚的烏雲。在許多人看來,這意味著求助於信用評級機構——儘管它們在上個10年裏未能發現危機即將來臨的跡象。

信用評級機構很重要。這些民營公司評估債務人(包括國家)的償債能力。因爲監管機構常常聽取它們對持有一項特定資產的風險評估意見,它們實際上決定了投資者能夠投資什麼和投資多少。

您已閱讀25%(311字),剩餘75%(90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