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A股市場出現大幅動盪時,「外資惡意做空」等陰謀論常常立刻見諸媒體,所謂的「別有用心的國際資本陰謀家」會首先遭到口誅筆伐。近期中國內地股市的情形也是如此,當主要股指大幅跳水之後,國際資本正在「狙擊」中國的流言甚囂塵上。幾家大型外資機構慘遭點名,一時間人人喊打。然而,正如很多有識之士已經指出的,這種簡單粗暴的解釋頗值得商榷。
首先,海外資金有很多種類別,並不是每種都以做空爲樂。以美國爲例,做空的往往是某些對沖基金,以國人熟悉的索羅斯爲代表。這類資金做空別國多追求相對短期的收益。世界上專注於新興市場的對沖基金總量並不大。截止到今年1季度,全球對沖基金託管的資金約和2.5兆美元,而專注於新興市場的僅有十分之一左右,其中投資亞洲的更少。另一類常做空的宏觀對沖基金,託管資金總量也僅有約2000億美元。對沖基金由於策略比較分散,迎合不同客戶的需求,因此單個規模也有限,資金超過50億美元的不到5%。與此相對的,長期投資者在發達市場中的比重更大。全球共同基金託管資金在去年底的規模總計超過30兆美元,其中美國超過15兆美元。同期16個主要國家的養老保險資產總和約36兆美元。這兩類投資者通常以中長期投資爲主,很少或不參與做空。鑑於市場的規模之大、中產階級的增速之快,這些長期海外資本對中國的前景還是相當看好。因此,即使退一步講,假設這一次真有外國資金做空中國,與A股10兆美元的市值相比(絕大部分爲國內資金),其規模也相當有限。
其次,從純技術的角度而言,海外資金做空中國難度極大。從歷史上國國際資本做空一國的經驗來看,有三個前提條件十分關鍵:開放的資本市場、自由浮動的貨幣,以及有工具進行做空。索羅斯先前狙擊的東南亞(包括香港)正是如此。而今天的中國A股市場並不具備這些條件。其一,QFII的額度僅有800億美元,且實際使用額遠低於此。滬港通的北上額度只有3000億人民幣。因此至少到目前爲止,外資在A股的影響十分有限。其二,人民幣的匯率基本上由外管局所主導,4兆美元的外匯儲備也讓有意狙擊的國際遊資望而卻步。此次A股暴跌,我們也沒有看到匯率市場的太大波動。而從匯率開始做文章則是做空一個新興市場國家的通常做法。其三,在現行的監管下,在境內的外國資本只能做套保等業務,並無足夠實力在監管機構的注視下悄悄的進行大規模做空。不要忘記,中國儘管機構對外資的警惕性一直沒有放鬆過,稍有風吹草動便會做出反應,包括臨時性改變遊戲規則。順便說一句,此次官方已經闢謠,被部分媒體點名的幾家境外機構並沒有反常的做空行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