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如何正視中國股市波動?

牛津大學教授金李:中國經濟「新常態」及金融改革,對股市監管造成挑戰。長期看,我們應該尊重市場,讓其發揮決定性的作用,但短期政府應力保股市平穩發展,且珍惜政府的信用。

【編者的話】中國股市近三週跌幅近30%,這引起了國內外各方的高度關注。人們不禁要問,中國股市究竟怎麼了?未來還可能會繼續發生什麼事情?中國的監管當局和市場參與者應該如何應對這些變化?作者試圖對這幾個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

近期中國股市的大幅調整反映了市場中積累的問題,需要監管當局和市場一起去就事論事的解決。但是也不宜過於悲觀。中國股市在經濟基本面上並不存在2008-2009年美國金融危機之前的重大隱患。

維持穩定和有效率的股票市場。對內和對外意義都很重大。對內,我們要維持改革開放的穩定環境,爲啓動下一步金融改革和全面深化經濟改革贏得時間。對外,我們要維護和提振中國在世界的形象,使得中國真正成爲一個和他的經濟體量相當的負責任的大國。使得中國更好的引領世界經濟復甦和發展,提振全世界經濟恢復和發展的信心。

您已閱讀6%(351字),剩餘94%(561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