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底的「賣房炒股論」猶在耳邊,轉眼間過了半年,隨著一線城市樓市的回暖,「賣股炒房」的說法又重現江湖。這兩個說法孰對孰錯暫且不論,但顯然,股市和樓市,一個當前的熱點和一個過去十年的熱點,免不了會被大家聯繫到一起比較。這兩者間到底是此消彼長的零和遊戲,還是互相促進共同進退?爲了看得更清楚,我們把時間跨度拉長到10年,從歷史數據中尋找答案。
首先定義一下數據指標。我們用中國股市上證綜指代表股市漲幅,中原地產的一線城市二手住宅價格指數代表樓市。這裏之所以用二手價格而不是新房的,一方面是因爲一線城市二手住宅成交量早已超過新房,二手纔是市場主力;另一方面,二手房價不受開發商定價和成交結構的影響,更能反映市場真實價格;同時,數據都採用指數形式,能做到同質可比;還有一點,中原二手價格指數有超過10年的歷史,有足夠長的歷史數據,可以做長期比較。
不過,中原二手住宅價格指數都是以城市基礎的,這裏我們用「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的平均指數爲房價漲幅依據。主要是考慮到一線城市市場化程度高,交易活躍且投資屬性強,它能充分反映房價的變化趨勢。其他城市並不具備上述特性,所以暫不列入比較範圍。
您已閱讀20%(489字),剩餘80%(190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