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麥隆

英國在歐盟進退兩難

FT專欄作家拉赫曼:卡麥隆擬重新談判英國的歐盟成員國身份,但他的挑戰是,既要保持英國在歐盟內的影響力,同時又要留在歐洲單一貨幣之外。

英國首相大衛•卡麥隆(David Cameron)承認,他在最近的歐盟峯會上沒有得到「友愛」,這說明他還是有一點英國式輕描淡寫的天賦的。實際上,他就英國的歐盟成員國身份重新舉行談判的要求,得到的是憤怒加不理解。人們早就料到他會提出這一要求。

對其他歐盟國家的領導人來說,英國的要求無疑令人不快。但英國與歐洲其他國家的矛盾關係是一部持續數世紀之久的大戲,卡麥隆只是在演最新的一幕。

英國關於歐洲的辯論,令人想起了近300年前羅伯特•沃波爾爵士(Sir Robert Walpole)成爲首任英國首相時發生的爭論。劍橋大學(Cambridge)歷史學家羅伯特•圖姆斯(Robert Tombs)指出,輝格黨人沃波爾相信,英國應該「在歐洲扮演主要角色」,同時他的保守黨對手則偏向「海外貿易,而不是致力於歐洲事務」。

您已閱讀21%(352字),剩餘79%(132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