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英國

英國不應對國際事務漠不關心

FT專欄作家斯蒂芬斯:英國的安全和繁榮都與世界其他地區發生的事件密不可分,一個渴望成爲全球中樞的國家不能對混亂的國際秩序無動於衷。

在英國首相大衛•卡麥隆(David Cameron)入住唐寧街之後不久,一位官員評論稱,卡麥隆對全球事務興趣不大。這位助手接著說了一句令人想起幽默電視劇《是,大臣!》(Yes Minister)中的辛辣諷刺的話,他說,卡麥隆更傾向於將世界看作一個「度假的地方」。

當時我認爲這有點不公平。在英國體系下,新任首相很少有了解或關心外國事務的。五年過去,卡麥隆外交和防務政策上的主要特點很明顯是放任自流和向後撤退。數週前,他讓首相辦公室取消所有「隨意」旅行的行程。美國的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和德國的安格拉•梅克爾(Angela Merkel)完全可以自己去撲滅烏克蘭和中東地區的「大火」。卡麥隆得應對選戰,因此他出現在上週的布魯塞爾峯會只是選舉活動中的短暫休息。

回過頭來看,這方面的確早有端倪。新政府當初啓動了所謂的戰略防務評估,承諾根據新的威脅和能力重塑軍力。這絕對和戰略無關。它由英國財政部掌控。考慮到英國財政赤字的規模,該評估的結果是一系列重大而隨意的減支也就不奇怪了。

您已閱讀24%(445字),剩餘76%(137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菲力普•斯蒂芬斯

菲力普•斯蒂芬斯(Philip Stephens)目前擔任英國《金融時報》的副主編。作爲FT的首席政治評論員,他的專欄每兩週更新一次,評論全球和英國的事務。他著述甚豐,曾經爲英國前首相托尼-布萊爾寫傳記。斯蒂芬斯畢業於牛津大學,目前和家人住在倫敦。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