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6月達到8.17兆美元的歷史最高水準以來,新興市場官方外匯儲備穩步下降,每月平均下降580億美元。這主要是中國和俄羅斯外匯儲備下降所致,但其他國家的下降也加劇了這種趨勢。自2014年12月起,新興市場外匯儲備總額同比也出現了下降,同比降幅在2015年3月擴大至3850億美元。
通常來說,外匯儲備下降表明國際收支壓力以及(或者)央行干預外匯市場以抑制匯率貶值。整個新興市場匯率彈性加大,而且它們早先也累積了大量的外匯儲備,這讓市場不用立即對包括中國和俄羅斯在內的新興市場國家感到擔憂,但外匯儲備下降的影響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大宗商品價格走向以及全球市場對美國終要上調政策利率的反應。
自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以來,新興市場外匯儲備只有在2008年9月到2009年4月期間出現過大幅下降。後來隨著中國外匯儲備迅速成長而復甦:新興市場外匯儲備僅僅在3個月之後的2009年7月就達到了新的高點(不包括中國的話是在2009年12月達到新高點)。但新興市場當前的外匯儲備下降趨勢在以下幾個方面有所不同:
您已閱讀29%(450字),剩餘71%(111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