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一帶一路」:爲什麼是中國

北京大學教授盧鋒:中國倡導共建「一帶一路」不到兩年,已因亞投行變局引發全球關注。中國與沿線國家經濟關係如「魚水關係」,美國則是「油水關係」。

中國倡導共建「一帶一路」雖不到兩年,近來已因亞投行變局引發全球關注與震撼,甚至有國際人士評論爲可與戰後建立布列敦森林制度比擬的事件。「一帶一路」爲何能很快產生重大影響?這項宏大共建行動的經濟邏輯何在?

爲什麼是中國?

可通過觀察比較中國與美國實施類似經濟外交戰略收效情況得到啓示。回顧金融危機以來大國競合博弈,其實美國更早在亞太謀劃部署經濟外交戰略。作爲「重返亞太」與「亞太再平衡」總體方針一部分,美國近年多方推動「印太經濟經濟走廊」戰略。在中亞地區,美國2011年就明確提出「新絲綢之路倡議」,力圖建立一個以阿富汗爲中心、連接中亞和南亞、並向中東地區延伸的國際經濟交通網路。

您已閱讀5%(286字),剩餘95%(505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