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

中國基建計劃遭民營部門冷待

《中國投資參考》哈爾平: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北京方面一直想吸引更多民間投資進入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項目,但民間投資者似乎對此反應冷淡。

兩年半前,中國曾承諾讓市場在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發揮「決定性作用」。但是,隨著經濟成長放緩,中國正求助於以往國家層面的應對舉措來加快經濟成長引擎的運轉。

有報導稱,中國央行決定開始接受地方政府債券作爲低息貸款的抵押品,這是一系列利用國家槓桿來恢復經濟活力的舉措中的最新一例。

人們認爲,這項政策出臺的原因是,商業銀行不願購買地方債,即地方政府發行的、用以置換高息貸款的債務。

您已閱讀17%(186字),剩餘83%(91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