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國紀事

在京都談梁啓超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從複印的《清議報》、《新民叢報》的封面,你可以看出,梁啓超不僅是個思想者、寫作者,同樣是個新媒體專家。

3月17日 東京 晴

講話時,佐藤先生喜歡揮舞手臂。這似乎是那一整代人的特徵,他們在六十年代進入東京大學,身經激烈的思想辯論與學潮。即使,他們日後投身學術、商業、藝術,但那股曾經行動過、熱血賁張過的印跡,卻不會消退。

況且,他還曾師從丸山真男。我猜,丸山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在東京大學的作用,多少與殷海光在同期臺大的作用頗有類似,他們都不僅是知識上的傳播者,更是人格、思維方式上的導師。

您已閱讀8%(197字),剩餘92%(212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中國紀事

跟隨作者足跡,遍遊世界東西十萬裏;追蹤作者思緒,縱論中國上下五千年。 作者許知遠,200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電腦系,曾任《經濟觀察報》主筆,《商業週刊/中文版》執行主編。現爲獨立作家,已出版作品《那些憂傷的年輕人》《中國紀事》和《醒來》《僞裝的盛世》《抗爭者》等。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