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英國

英國核威懾不利國防

FT專欄作家拉赫曼:在英國軍力大幅下滑之際,保守黨承諾投入逾300億英鎊,更新三叉戟潛射導彈系統。這是一個輕率的決策,英國需要把錢花在常規軍力上。

最近,英國大選轉向了核問題。英國國防大臣、保守黨議員邁克爾•法倫(Michael Fallon)提出了一個煽情的說法:若工黨(Labour)上臺,該黨組成的政府可能拒絕出資更新英國「三叉戟」(Trident)核威懾力量,從而「從背後捅英國一刀」。

法倫在搬出上世紀80年代的老調,那時保守黨(Conservatives)成功地把工黨刻畫成在國防上立場軟弱、在覈武器上搖擺不定的政黨。但當今的保守黨不能再以英國軍力的強悍保衛者自居。相反,本屆政府主政期間大舉削減國防力量,延續了工黨開啓的下坡路。

英國陸軍預計將縮減至僅8.2萬人,這是自拿破崙戰爭以來的最小規模。曾在本屆聯合政府中擔任武裝部隊國務大臣的自由民主黨(Liberal Democrat)議員尼克•哈維(Nick Harvey)爵士說,下一屆議會可能進一步削減國防開支,將陸軍縮編至僅6萬人。1977年時擁有70艘驅逐艦和護衛艦的皇家海軍,現在只有19艘這樣的主力戰艦,無法再組成1982年福克蘭羣島(Falklands,即馬爾維納斯羣島)戰爭時那種規模的特遣艦隊了。至於空軍,英國廣播公司(BBC)記者馬克•厄本(Mark Urban)在新書中寫道:2011年的利比亞衝突表明,「出動6架轟炸機……基本上就是皇家空軍(RAF)遠距打擊能力的極限了」。

您已閱讀32%(554字),剩餘68%(118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吉狄恩•拉赫曼

吉狄恩•拉赫曼(Gideon Rachman)在英國《金融時報》主要負責撰寫關於美國對外政策、歐盟事務、能源問題、經濟全球化等方面的報導。他經常參與會議、學術和商業活動,並作爲評論人活躍於電視及廣播節目中。他曾擔任《經濟學人》亞洲版主編。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