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北京

雙輸的北京「以業控人」政策

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傅蔚岡:非京籍勞動者既爲北京節省了財政支出,又未影響當地就業。北京市鼓勵用人單位吸納更多京籍員工,實爲損人不利己的政策。

4月3日,北京市召開2015年就業工作座談會,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就業促進處處長劉小軍表示,爲促進實現北京市「以業控人」的人口調控目標,北京市今年將研究制定政策,鼓勵用人單位更多吸納北京戶籍的勞動者就業。

爲什麼要鼓勵用人單位吸納北京戶籍人口?據劉小軍的解釋,這是因爲在北京一些行業,非北京戶籍人口的就業率高於北京戶籍人口。如北京市保安行業目前有近30萬從業者,但其中北京本地戶籍從業人員不到9000人,95%以上是非北京戶籍。再比如,9000人左右的地鐵安檢員,95%以上是屬於非北京戶籍。

對北京市政府來說,它可以不在意95%以上的保安是非京籍的,因爲絕大多數的保安都是由私人部門提供的。但地鐵安檢員卻屬於政府購買服務。在北京市政府看來,掏錢購買服務卻讓其他省市的居民受益,想必心裏一定很冤。

您已閱讀20%(344字),剩餘80%(139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