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本文爲作者中國歷史教材研究系列之二。
爲了解中共六十多年來歷史課本的演變,我從孔夫子網上陸續購買了一些早年的歷史教材。這些塵封在倉庫裏的出版物,留存著使用者的印痕,有鉛筆、鋼筆的劃線和字跡,可以見出上課時的狀態;也有販賣者的抓痕,洩露出一本無用的課本的再生歷程——如何從廢品收購站輾轉流入舊書商人手裏,又經過便捷的電子交易,來到我的面前。發黃、單薄、脆弱,帶著那個時代的特徵,一股熟悉的舊時代的氣息,在2015年的春天漾開。
堅硬、浮誇、枯燥,甚少客觀事實,充斥著喋喋不休的革命喧囂,歷史與現實及評論的界限消失了,讀者看到的只是一個巍峨的「真理」。編者斷然給定了人類歷史的方向:「現在全世界已經有三分之一的人口獲得解放,革命運動正在蓬勃開展,共產主義必將在全世界取得勝利。」想想自己幼年也是讀這樣的東西,不禁悲從中來。這些不容置喙的政治宣教,就這樣紮根於童稚的心田,由此相信一切教師教給自己的東西,信任一切印在紙上的東西。我們就是這樣認識了歷史,在被閹割的歷史與被過濾的現實裏,被灌輸的理念固化爲「自己」的世界觀,我們以爲自己擁有了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並以這樣的眼光去看待身處的國家及外面的世界。從那個時代長大的人,在真正覺醒之前,都會有一段漫長的幻覺期:感覺自己是最幸運的,因爲身處在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有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毛澤東一類偉人引導,找到了人生的正途,願意把一生奉獻給人類最美好的事業——共產主義。
您已閱讀15%(614字),剩餘85%(345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