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國經濟

「馬桶蓋」現象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中國國內製造產能過剩,但中國的中高收入消費者卻紛紛出境購物。與赴日購買馬桶蓋的熱情相比,中國人對在國內消費熱情不高。

春節海南遊客多到針插不進,但讓當地人失望的是,與用集裝箱從日本拉回消費品的熱情相比,遊客在當地的消費熱情不算太高。

紮根當地的企業家與當地官員向筆者表示,冬季到海南度假的中國遊客,很大一部分是在海南買了房子或者租房租了幾個月的家庭,這些家庭以最快的速度找到了最省錢的辦法,甚至還可以賺錢,他們或者到當地居民的農貿市場買菜,討價還價特別在行,一些會釣魚的人拿著釣竿在海邊一坐一天,釣到魚拿到市場上出售,夏季甚至會到公共噴水池衝個涼,中午坐著免費觀光大巴吹空調看風景,簡言之,很大一部分人是去海南島過日子的,不是度假的,他們不接受度假物價。

海南還算幸運的,根據最新數據,2014年海南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首超1000億元,成長12.2%,高於全國0.7個百分點。去年中國社會零售品總額消費增速下降,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1月在例行發佈會上介紹,2014年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2兆元,同比成長12.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成長10.9%,比上年同期分別放緩1.1個和0.6個百分點。5000家重點零售企業銷售額成長6.3%,較上年回落2.6個百分點。對GDP的貢獻率倒是維持在高位,全年最終消費對GDP成長貢獻率51.2%,比上年提高3個百分點。問題是,網路消費還會維持目前的成長嗎?而以往作爲重要力量的政府企事業單位消費還能維持嗎?

您已閱讀26%(571字),剩餘74%(160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市場的邊界

葉檀,經濟領域的市場派,文化上的保守主義者。復旦大學歷史系博士,從2000年左右走出書齋,到報社撰寫經濟類評論,迄今爲止已在報刊雜誌發表大量文章,偶爾在電視臺財經頻道客串點評經濟新聞,也出版過歷史方面的書籍。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