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

暴力不是中東宗教主題

前聯合國外交官拉塞爾:用極端主義詮釋中東歷史會令敘事狹隘化。阿拉伯人建起一個帝國,將伊斯蘭教變成世界性宗教,靠的是借鑑不同文化,並與信仰不同的人合作。

去年6月,一夥武裝分子宣佈在伊拉克和敘利亞成立哈里發國。這些人與普通西方人幾乎毫無共同語言,但他們都同意一件事:暴力和伊斯蘭教有著緊密聯繫。

過去的黑暗一年所發生的種種事件似乎印證了這點。衆多信仰長期並存的敘利亞出現了新的戰鬥形式。利比亞的基督徒成了伊斯蘭武裝團伙的目標。雅茲迪(Yazidi)教派是伊斯蘭教出現以前古老傳統的繼承者,其教徒已在伊拉克西北部平靜地生活了幾千年,去年8月遭到聖戰戰士襲擊,他們的家園被佔,婦女遭綁架後被賣作奴隸。

從極端主義角度詮釋中東歷史,會導致敘事的狹隘化和暴力化。按照雅茲迪教徒的統計,他們在歷史上遭遇過72次迫害。然而中東史絕不是一部連續不斷的迫害史。若真是如此,那麼無論是雅茲迪教徒,還是生活在阿拉伯國家的超過1000萬其他非穆斯林教徒也不會存留於這片地區。這些教派會像歐洲在基督教產生以前的宗教一樣,沒幾個能流傳到中世紀。

您已閱讀28%(380字),剩餘72%(99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