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深港通

「深港通」蘊藏機遇

亞洲證券業與金融市場協會奧斯丁:中國總理李克強「滬港通後應有深港通」的表態,引發市場諸多期待。與國企股衆多的滬市相比,深交所上市企業大多年輕且富有活力。開通「深港通」,將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各行各業的投資機遇,全盤呈現到世介面前。

中國總理李克強1月初在深圳考察時表示,滬港通後應該有深港通。此言引發市場期待。

當初宣佈滬港通計劃的也是他。這項大膽的計劃於去年11月17日啓動,向全世界投資者打開了通往中國最大股票市場的大門。

深圳證券交易所(SZSE)或許是大多數投資者從未聽說過的證交所中最大的一個。按市值計算,深交所在全世界排名第9,截至2014年底總市值略高於2兆美元。按去年成交額來算,深圳排名第4,月均成交金額逾4950億美元,是倫敦證交所(LSE)的兩倍多,比排名第3的上交所(SSE)差不了多少(上交所月均成交額爲5070億美元)。紐約證交所(NYSE)和那斯達克分別位居第1和第2名。事實上,去年大部分時間,深交所的成交金額是超過上交所的,直到後者在最後一季度的大牛市中反超深交所。

您已閱讀24%(333字),剩餘76%(108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