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趙紫陽

80年代政改與趙紫陽的政治遺產

中國現代史學者吳偉:趙紫陽是中國80年代政治體制改革的實際設計者和實施者。20多年後,中國高度集權的政治體制向極端化發展,造成體制性腐敗、權力市場化和社會矛盾加劇,這些都是趙紫陽在那場改革被中止後不斷思考的。

【編者的話】今年1月17日是趙紫陽逝世10週年紀念日,趙紫陽在80年代曾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和國務院總理,但如今已爲多數人淡忘。中國現代史學者吳偉曾參與80年代趙紫陽主導的政治改革研討和實施的全過程,本文爲吳偉爲趙紫陽逝世10週年撰寫的紀念文章。FT中文網刊發,以饗讀者。

今年1月17日,是趙紫陽逝世10週年。他的名字,與中國80年代的經濟改革、政治改革緊密的聯繫在一起。他是當年那次政治改革的實際設計者和實施的主持者。從80年代初進入中央領導核心開始,直到1989年「六四」之後因反對武力鎮壓學潮而被撤銷職務的10年間,以及在此後被幽禁的長達近16年的歲月裏,他對中國的政治改革和社會轉型問題做了深刻地研究和思考,為後人留下了一筆寶貴的思想和政治遺產。

您已閱讀2%(325字),剩餘98%(1283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