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紫陽

回憶趙紫陽同我談話前前後後

中國歷史研究者施濱海:今年1月17日是趙紫陽逝世10週年紀念。關於胡耀邦與趙紫陽的關係如何,特別是在胡耀邦被迫辭職前後,趙紫陽究竟起了什麼樣的作用,一直有不同看法。我希望通過對趙紫陽同我1995年談話的回憶,做一個歷史佐證。

【編者的話】2015年1月17日是趙紫陽逝世10週年紀念日。趙紫陽在80年代曾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和國務院總理,但如今已爲多數人淡忘。1995年12月24日在北京富強衚衕6號趙紫陽居所中,他同中國經濟時報原編委施濱海曾有過一段談話,涉及了自己與胡耀邦的工作關係,當時距離中國的「六四事件」發生已六年多。本文爲施濱海先生對當時談話前後背景的回憶,FT中文網刊發,以饗讀者。

關於胡耀邦與趙紫陽的關係如何,特別是在胡耀邦因「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不力」而被迫辭職的前前後後,趙紫陽究竟起了什麼樣的作用,一直都有不同的看法。在我能私下談得上話的老人中,諸如項南、朱厚澤、李洪林(原中宣部理論局副局長,編者注)等人都或多或少地認爲,趙紫陽不僅沒有積極支持胡、挽留胡,反而說了一些不利於胡耀邦繼續當總書記的話,這些話也僅限於私下議論,未見諸公開文字。可是,到了1995年8月,即吳江《十年的路》(第一版)一書由香港鏡報出版後,胡與趙的關係,特別是趙紫陽在胡耀邦下臺問題上甚至起了「關鍵性作用」,成了熱議的話題。

您已閱讀4%(445字),剩餘96%(983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