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媒體札記

媒體札記:紀念胡耀邦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對胡耀邦的紀念在4月15日他逝世24週年的忌日達到高潮,「民主領袖」是懷念者的定義,但胡的名字很少出現在受嚴密控制的傳統媒體上。

對胡耀邦的紀念在昨天——他逝世24週年的忌日——達到一個高潮。

先是來自《新聞背後的故事》。由於中國新聞週刊網、中國青年網等新近摘錄其間段落,這本早在5年前就已出版的書籍內容,被五大門戶昨天齊齊推至首頁供國人重溫,典型標題是「媒體披露胡耀邦逝世報導過程一波三折」。

文中第一折,是在1989年4月15日胡耀邦同志逝世當天:「奇怪的是,13點47分新華社先發了『胡耀邦同志簡歷』,直到17點仍未發出訃告稿,可能是審定訃告的環節還未定下來……正是出於這種情況,中央電臺《全國聯播》節目出現了奇特的安排:18點半先播出了胡耀邦逝世的簡訊,哀樂,在播出了其他兩條新聞之後,18點38分又以『剛剛收到的訊息』播出了胡耀邦逝世的訃告(收到稿子是18點32分,方明直播),但在訃告後也就不好再放哀樂了,也就是說在同一節目中播出了兩次內容不同、規格不同的訊息和訃告。這種發佈的不統一和中央電臺播出安排的混亂,使聽衆感到莫名其妙。胡耀邦去世的訊息傳出,立即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也出現了一些謠傳,一些高等院校貼出了大小字報和標語口號,以悼念胡耀邦爲名發泄不滿情緒。」

您已閱讀6%(472字),剩餘94%(702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媒體札記

作者徐達內,徐達內.COM創辦人。從紙媒、門戶、微網誌、電視中探尋中國輿論生態,記錄轉型時代片斷,熱評冷析,亦莊亦諧,給出不一樣的媒體摘錄。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