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美國經濟

An export economy that fails to import jobs
美國出口成長不是員工福音


FT專欄作家邰蒂:從2009年到2013年,美國單位出口額創造的就業崗位減少17%。這固然說明美國企業越來越有競爭力,但多餘的員工怎麼辦?

This month, brace yourself to hear plenty of rhetoric coming out of Washington about “exports” and “jobs”. As a new Republican-dominated Congress starts work, energy companies are lobbying to drop a decades-old ban on exports of crude oil, arguing that such sales will create thousands of American jobs.

這個月,華盛頓會傳出大量有關「出口」和「就業」的言論。隨著共和黨主導的新國會開始工作,能源企業正在遊說,以求撤銷已實行數十年的原油出口禁令,辯稱此舉將爲美國創造數千個就業崗位。

您已閱讀6%(391字),剩餘94%(573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吉蓮•邰蒂

吉蓮•邰蒂(Gillian Tett)擔任英國《金融時報》的助理主編,負責全球金融市場的報導。2009年3月,她榮獲英國出版業年度記者。她1993年加入FT,曾經被派往前蘇聯和歐洲地區工作。1997年,她擔任FT東京分社社長。2003年,她回到倫敦,成爲Lex專欄的副主編。邰蒂在劍橋大學獲得社會人文學博士學位。她會講法語、俄語、日語和波斯語。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