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國外交

中國、拉美與商品繁榮的終結

清華—卡內基全球政策中心陳懋修:隨著中國經濟增速放緩、新商品衝擊全球市場,中國與拉美之間的商品繁榮已走到盡頭。這也許會爲雙方關係長期可持續發展提供機會。

十年前,中國對南美商品需求的激增帶來了中國-拉美貿易的蓬勃發展。爲了滿足國內工業與消費者的需求,智利的銅礦、巴西的鐵礦石、阿根廷的大豆和委內瑞拉的石油都湧向了中國,中國的進口量越來越大,商品價格也越來越高。中國外交官將中國-拉美激增的貿易贊爲中國與發展中國家進行雙贏南南合作的典型範例。儘管有人擔心中國與拉美間的貿易發展也會重演繁榮-蕭條週期,但南美物產豐富,大多數政府與商人都選擇儘可能地搭乘中國快速發展的快車。

然而,隨著中國經濟增速開始放緩以及新的商品衝擊全球市場,中國與拉美之間的商品繁榮已走到盡頭,鐵礦石、銅礦、大豆,尤其是石油的價格跌至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點。近期之內,商品繁榮的終結與大宗商品價格的下跌都將在很大程度上有利於中國,而與此同時拉美卻要承受苦楚。但這也許會爲中國-拉美關係的長期可持續發展提供一次機會。

在拉美國家中,當前最需要轉變與中國商品關係的當屬委內瑞拉。全球油價的暴跌對於依靠石油出口的委內瑞拉來說是場災難,而對於依靠進口石油發展經濟的中國來說無疑是意外之喜。在過去的15年中,這兩個國家構建起了以石油爲基礎的特殊關係,通過這一關係中國向委內瑞拉提供了數百億美元的貸款,作爲回報中國可長期獲得委內瑞拉的石油供應。中國把自己打造成委內瑞拉最爲重要的外部融資來源,但如今中國發現委內瑞拉不斷惡化的問題也成爲其自身的問題,這對中國的發展來說很是不利。

您已閱讀28%(586字),剩餘72%(147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