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一直受到歐洲忽視並被美國瞧不起的拉美,在中國找到了追求者。渴求資源、對風險極度容忍而且對社會和公共政策問題不做判斷的中國,已變成巴西、智利、祕魯、烏拉圭、古巴和委內瑞拉的第一大或第二大出口市場。同樣的,中國已變成該地區多數國家的主要貸款人(而且中國經常是那些國際投資者避之不及的國家的唯一貸款人,包括阿根廷、委內瑞拉和古巴)。
然而,人們較少注意到該地區更具革命性的領導人中間盛行的一種時尚:在討論經濟繁榮之路時援引「中國模式」。甚至在古巴——斐代爾•卡斯楚(Fidel Castro)曾經因鄧小平的市場改革把他比作「希特勒的化身」——領導層現在也在歌頌中國的榜樣力量。
拉美多數極左國家資源豐富但規模相對較小,缺乏複製中國經濟成長奇蹟所需的農業和製造業實力——以及文化價值。但複製中國的政治模式是可能的。拉美領導人魅力下的民粹主義(依賴個人崇拜、短期慷慨和短暫的多數地位)正顯示出衰落的跡象。民粹主義體制很難做出必要但不受歡迎的長期決定,而且一旦他們富有魅力的偶像人物過世(就像委內瑞拉那樣)或者他們的錢花光(就像阿根廷那樣),這種體制可能最終會癱瘓。
您已閱讀28%(480字),剩餘72%(126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