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民族主義

民族主義爲何在全球復燃?

FT專欄作家拉赫曼:全球化讓人感到迷失,人們可能因此在更具有地方或民族特色的事物上尋求慰藉和意義,如共同的語言或共同的歷史。

1990年,管理顧問大前研一(Kenichi Ohmae)出版了《無國界的世界》(The Borderless World),這本書的標題抓住了全球化的精神。之後的近25年中,商業、金融、技術和政治的發展似乎證實邊界以及邊界所保護的國家的式微是勢不可擋的。

在每一場國際事務會議上,總會有人評論,世界上最重要的問題無法再由單獨的國家解決。網路的興起強化了邊界不再重要的思想。在一個由位元和位元組組成的無邊界世界裏,國家的傳統關切——領土、身份認同和主權看起來和劍與盾一樣過時。

但似乎有人忘記告訴政治人士和選民,國家、邊界和國家認同已經不再重要。9月18日,45%的蘇格蘭人投票支持建立一個獨立於英國之外的國家。加泰隆尼亞(Catalonia)、西藏、魁北克等地的分裂運動密切關注這場公投。

您已閱讀19%(343字),剩餘81%(150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吉狄恩•拉赫曼

吉狄恩•拉赫曼(Gideon Rachman)在英國《金融時報》主要負責撰寫關於美國對外政策、歐盟事務、能源問題、經濟全球化等方面的報導。他經常參與會議、學術和商業活動,並作爲評論人活躍於電視及廣播節目中。他曾擔任《經濟學人》亞洲版主編。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