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

淘金中國民營醫療並非易事

隨著中國政府解除外商投資民營醫院的限制,越來越多的海外投資者開始湧入這一領域。困難在於:如何在降低收費標準、又要加大管理培訓投入的雙重製約下尋求盈利。

私人股本公司今年投入到了一場不尋常的競標戰中:它們要在中國民營醫院的高階產業鏈上一決勝負。

在對美國上市公司美中互利(Chindex International)的競購中,德克薩斯太平洋集團(TPG)和一家包括上海復星醫藥(Fosun Pharmaceutical)在內的財團提高報價並支付4.61億美元之後,成爲最終贏家。熟悉此次交易的中國媒體和知情人稱凱雷(Carlyle)也參與了競購,不過凱雷拒絕置評。

隨著衆多投資者前來淘金,中國可能會有數百家民營醫院成爲併購對象,美中互利成爲首當其衝的一家。

您已閱讀20%(250字),剩餘80%(98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