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地產是否已經在2014年迎來趨勢性拐點,從而走向下降通道,毫無疑問是當前房地產業乃至於宏觀經濟的焦點問題。
筆者近期參加博鰲房地產論壇,該論壇每年廣泛地邀請各界討論房地產的宏觀大勢和企業微觀問題,已經連續舉辦了14屆。今年參會人數上千,爲歷屆最多,也反映在下行通道轉折點時,各界對房地產關切程度。房地產走勢自然也成了論壇上脣槍舌劍的爭論焦點。有意思的是,筆者觀察到出席論壇的嘉賓中,房地產商和非房地產商(後者包括了政府相關部門的研究者、學術界和經濟界的相關專家)形成了涇渭分明的兩個陣營。
國內地產商的代表們普遍認爲,在中國城鎮化率仍將快速上升之際,無論是新市民還是有意願改善自己居住條件的城市原有居民,對於一線及有些二線城市、特別是擁有教育、醫療社會服務等優勢的特大城市的房地產仍有巨大需求,中國的城鎮化還將有「15年左右的時間」。中國地產界公認的多頭代表任志強先生就認爲房地產業「沒有下行」,其他地產界嘉賓也提及短期的價格下調只是在消化最近兩年的過剩供給,未來十年房地產業即使不是「黃金時代」,也會是「白銀時代」。
您已閱讀14%(460字),剩餘86%(277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