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前,中國人能喫飽算過得不錯。四零後和五零後們退了休,生活還是很節儉,捱過餓,窮怕了。三十年前,穿皮鞋,家裏能看上電視算過得不錯。二十年前,家用電器基本配齊了,夏天晚上能開著空調睡覺算過得不錯。十年前,住大房子、開汽車上班算過得不錯。現在條件好的家庭,越來越多出國度假,送孩子出國讀書,甚至在國外買房。條件一般的家庭,盼望著孩子上學、老人看病少些煩惱。所有人都希望路上別太堵,坐車和看病排隊時間別太長,多點藍天少點PM2.5。
不同收入水準上,需求不一樣,花錢的著力點也不一樣。從四十年前到現在,中國家庭花錢的著力點已經經過了兩次轉折。第一次是收入成長中用於食品的開支下降,經濟學中叫恩格爾定律,這在世界上已經喫飽肚子的國家普遍存在。第二次是收入成長中用於服裝和家用電器爲代表的製造業產品開支的依次下降。現在,中國除了空氣淨化器意外的大部分電器(冰箱、洗衣機、彩電等)的需求收入彈性都低於1,即收入成長1%帶動的這些電器銷量成長不到1%。收入成長中購買汽車的開支在2007-2008年前後也渡過了拐點,汽車的需求收入彈性從2降到了1.5以下。
錢都去哪了?各種影視和體育娛樂、孩子上學、各種培訓班、小孩大人都能玩的新式遊樂園、看病和各種體檢、房租、能走路上學的房子、居住環境比較好的房子、郊區或海邊空氣好的房子……
您已閱讀16%(557字),剩餘84%(293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