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關系

中資企業的「俄羅斯難題」

因爲烏克蘭僵局,俄羅斯主動尋求向中國敞開經貿大門。但諸多案例表明,中資企業在俄羅斯的業務前景仍被長期以來的對抗和猜忌所困擾。中國公司在俄羅斯不僅面臨經營障礙,中國老闆也尚未「入鄉隨俗」。

今年5月,俄羅斯與中國簽訂了一項價值4000億美元的天然氣供應協議,這是雙方在斷斷續續談了10年之後取得的意外突破。對弗拉迪米爾•普丁(Vladimir Putin)來說,該協議還有更重大的意義:它也標誌着俄中經濟合作開始步入一個黃金時代。

隨著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而導致其與西方關係惡化,這位俄羅斯總統的對策是尋求向中國敞開貿易與投資的大門。

除上述天然氣協議之外,俄羅斯也稱讚中國是其最重要的經濟合作伙伴,在能源、基礎設施和科技領域開展了大量合作項目,並估計到2020年雙邊貿易額將擴大一倍以上,達2000億美元。

您已閱讀13%(256字),剩餘87%(165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