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磚銀行

FT社評:金磚集團擬重建國際秩序很難

擬建的金磚銀行在爲新興經濟體提供融資外,還將向世界展現一種新發展願景。但在運營所需的深層合作上,各國面臨嚴峻考驗,比如中國是否會爲此在自身利益上讓步?

對喜歡象徵主義說法的人士而言,本週在巴西福塔萊薩舉行的金磚峯會將是一個標誌性事件,凸顯全球政治秩序正在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五個重要發展中國家——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將努力完善一項美國無法插手的多邊發展議程。預計他們將成立一家金磚發展銀行,不少人認爲這是想挖世界銀行(WB)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牆角,後兩家都是在「美國治下的和平」(Pax Americana)秩序下成立起來的。對美國政府抱有不同程度反感的金磚國家領導人將召開多場會議,讓人更加相信這個集團謀求建立另一種秩序。

然而,對那些試圖爲這場峯會的意義尋找確鑿證據的人而言,它或許會是一門啞炮。除同爲金磚國家之外,這五個國家沒有多少共同點;而金磚一詞不過是高盛(Goldman Sachs)構想出來的一個行銷概念。跟一般的多邊集團不一樣,金磚國家在地理位置上相對分散,不具備地緣上的親近。國家之間規模差異巨大,不屬於同一重量級,其中中國經濟規模是南非的24倍,這意味著金磚集團很難實現內部權力的公平分配。

您已閱讀33%(440字),剩餘67%(90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