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楊園(音譯)於2008年秋季開始接觸經濟學課程時,讓她感到震驚的是,在牛津大學比利奧爾學院(Balliol College, Oxford)的迴廊之內,對於外部世界的關注是如此之少。在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破產導致市場震盪之際,她在牛津大學所上的課沒能幫助她理解一家美國投資銀行的倒閉爲何會引發全球市場的大混亂。
當她向自己的導師說出了心中的煩惱時,她才瞭解到有助於解釋當時所發生情況的理論。今年23歲的楊園現在已是北京大學(Peking University)的一名學生,她說:「金融危機暴露出了經濟學教學與幫助學生理解真實世界中的事件之間是何等脫節。當我發現,在經濟學的領域內,除了當時教給我的東西以外還有另一條路,我真是感到如釋重負。我之前感覺自己就好像是一塊知識飛地的一部分,這裏毫不考慮從心理學、哲學、或者社會科學的其他領域能夠借鑑些什麼。」
楊園處於一項日漸壯大的運動的最前沿,這項由青年經濟學家發起的運動呼籲世界各地的大學改革教授這門「沉悶無趣的科學」(dismal science)的方式。他們相信,自己這一代人若要避免金融危機爆發前夕的一系列政策錯誤,並且設法解決收入不平等以及氣候變化導致的經濟後果等問題,接觸更加多元化的問題解決方法至關重要。
您已閱讀14%(541字),剩餘86%(326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