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底經濟學家
經濟學家沒那麼自私

FT專欄作家哈福德:學習經濟學可能使人道德敗壞,或讓你變成一個更加刻薄、心胸狹窄的人?研究似乎表明,經濟學吸引或者創造出反社會者。

坎特伯裏大主教(Archbishop of Canterbury)賈斯汀•韋爾比(Justin Welby)不久前哀嘆稱,「我們已經被簡化成了理性金融人或者理性經濟人,單一的經濟個體……這類人生活在一個零和的世界裏,他們所得到的任何收益都來自其他人的損失。」

上述言論是在4月1日被報導的,但據我考證,大主教的態度似乎非常嚴肅。他提出有兩種看待世界的方式:一種是基督徒的世界觀,充滿了豐饒和恩典,另一種則是米爾頓•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的世界觀,認爲世界是一個零和遊戲。

不論人們能在弗里德曼的思想中挑出哪些錯處,將世界看成一個零和遊戲絕對不會是其中之一。那麼我們能夠從這件事中學到些什麼,除了坎特伯裏大主教在挑選假想對手時過於草率以外?大主教確實提出了一個令人不安的觀點。學習經濟學可能使人道德敗壞,或者讓你變成一個更加刻薄、心胸狹窄的人。

您已閱讀19%(379字),剩餘81%(164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