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底經濟學家
英國房價走勢難料

FT專欄作家哈福德:倫敦市區房價已與居民收入嚴重脫節,樓市不會永遠只漲不跌,綜合考慮諸多因素,最終決定走向的還是供求法則。

我成功預測了2007年的英國房價下跌。2006年,我甚至準備在我BBC 2臺系列節目中的一期討論這個問題,但製片人要求換個話題。他們辯稱房價肯定將不斷上漲,到時候我就會顯得很可笑。話題換成了「未來難以預測」;而不出我所料,實際房價下跌了15%。

應該爲這場勝利補充一下背景:我在2002、2003、2004、2005年都分別預測過房價會下跌。然而,鑑於倫敦人對「房價有沒有泡沫」這個問題的討論似乎沒完沒了,我一直在試圖爲倫敦人和其他地方的人找出這個問題的答案。

回答這個問題對經濟學家而言並不容易——泡沫是心理學問題,而心理學不是我們的強項。但我們可以通過考察經濟基本面,來嘗試做出判斷。任何投資資產的價格均應與資產能夠產生的未來收益相關,不論這種收益是作爲房東能夠收取的房租,作爲公司股東能夠獲得的分紅,還是作爲債券持有人能夠拿到的利息。

您已閱讀21%(368字),剩餘79%(135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