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女權主義

女方收入影響婚姻質量

FT專欄作家凱拉韋:女性成爲家庭主要收入來源已經不再是一件少見的事,真正少見的是這種婚姻關係能夠長久維持下去。

最近看到安吉拉•阿倫茨(Angela Ahrendts)獲得了價值6800萬美元的贈股作爲加入蘋果公司(Apple)的歡迎禮物這條訊息時,我的思緒立刻跳轉到了她的丈夫身上。她的龐大資產又增添了一筆財富,這一定能讓她的丈夫格雷格(Gregg)躥升至全球「我的太太掙得比我多」排行榜的榜首。

這是一個很了不起的成就。我完全不瞭解阿倫茨夫婦是否喜歡彼此,但他們的婚姻已經維持了很長時間。他們是在學校認識的,當她成爲博柏利(Burberry)的執行長時,他放棄了自己的工作跟隨她來到了英國;過去八年他似乎主要都在照顧他們的三個孩子、翻新他們的住宅,以及在她終於搖搖晃晃地踩著五英寸高跟鞋回到家時爲她把晚餐端上餐桌。

我懷疑,阿倫茨女士的真正天才之處並不在於她如何說服人們購買售價22000英鎊、用孔雀羽毛鑲邊的雨衣,而在於她是如何說服格雷格與她結婚,並在那以後一直和她待在一起。

您已閱讀21%(385字),剩餘79%(144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露西•凱拉韋

露西•凱拉韋(Lucy Kellaway)是英國《金融時報》的管理專欄作家。在過去十年的時間裏,她用幽默的語言調侃各種職場現象,併爲讀者出謀劃策。她的專欄每週一出版在英國《金融時報》。露西在2006年獲得英國出版業獎的「年度專欄作家」獎項。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