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美國外交

歐巴馬不能只靠外交

FT專欄作家斯蒂芬斯:面對普丁挑戰,美國需要發出強有力的信號,表明它準備讓俄羅斯政府付出巨大代價——這是美國一直所缺乏的。

對於不順從的對手,小布什(George W  Bush)的對策是轟炸他們;如果他們不聽話,就繼續轟炸他們。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則認爲,美國應當與敵人對話;如果他們不聽話,就應當繼續與他們對話。

有人會覺得這樣子形容他們不公正。這些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並不全對。如果說小布什印證了「打來打去」並不能讓世界更美好,那麼歐巴馬也應該認識到,「談來談去」也有其侷限性。在兩位領導人的主政下,美國的實力都顯著減弱,雖然兩人的做法截然不同。

歐巴馬相信外交手段是比較容易得到人們支持的。在小布什的副手們迪克•錢尼(Dick Cheney)和唐納•倫斯斐(Donald Rumsfeld)等人制造了巨大破壞之後,美國亟需一位充分認識世界多極化現實、願意嘗試外交手段的總統。

您已閱讀20%(342字),剩餘80%(136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菲力普•斯蒂芬斯

菲力普•斯蒂芬斯(Philip Stephens)目前擔任英國《金融時報》的副主編。作爲FT的首席政治評論員,他的專欄每兩週更新一次,評論全球和英國的事務。他著述甚豐,曾經爲英國前首相托尼-布萊爾寫傳記。斯蒂芬斯畢業於牛津大學,目前和家人住在倫敦。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