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外交

亞洲盟國能爲美國做些什麼?

美國經濟戰略研究所所長佩雷斯托維茨:讓美國人爲日中爭議島嶼獻出生命,並不比讓他們爲烏克蘭獻出生命更有道理。歐巴馬不必回答亞洲盟國有關美國是否會堅守承諾的問題,相反,他應該反問對方準備爲美國做些什麼。

美國總統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未來幾天內將繼續在亞洲完成一項尷尬的使命。本質上說,他此行的目的是試圖告訴南韓、日本、菲律賓和馬來西亞民衆,對美國來說,他們的生活與福祉比阿富汗、烏克蘭和敘利亞民衆的更重要——美國最近剛剛拒絕對後三個國家出手救助。不過,這種說法可能並不是事實。

白宮(White House)表示,歐巴馬總統將再次向美國的亞洲盟友保證,它們是美國外交政策的頭號重點,美國將爲其撐起抵禦中國威力和影響力的保護傘。白宮還表示,美國將通過與11個北美和亞太國家達成「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P),進一步推進美國與這些亞洲國家的經濟融合。亞洲各國領導人抱怨說,他們感覺受到了美國政府的忽略,對美國的承諾感覺不放心。美國政府的上述表態旨在回應此類抱怨。

乍看起來,亞洲各國的抱怨以及美國對此的最新回應似乎合乎情理、也容易理解。事實上,他們徹底說顛倒了。如果只聽亞洲各國的抱怨,你永遠都不會知道近69年來,美國第七艦隊始終駐紮在日本橫須賀港(Yokosuka),並擔負著在西太平洋巡邏的任務;你不會知道南韓駐紮著3萬美軍,而日本還駐有5萬美軍;你不會知道美軍擁有韓軍戰時作戰指揮權;你也不會知道根據美日安保條約和美韓安保條約,美國對日本和南韓負有單方面防務責任。也就是說,一旦日韓受到攻擊,美國有責任保衛日本和南韓,而如果美國受到攻擊,這兩個國家卻不以任何方式負有保衛美國的責任。

您已閱讀33%(605字),剩餘67%(123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