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諜

白宮將冷戰教訓甩在腦後

FT駐華盛頓記者代爾:隨著烏克蘭危機升級,美俄不斷上演冷戰橋段。歐巴馬對締造後冷戰時代外交政策的渴望,給威懾和外交沒留下多少餘地。

克格勃(KGB)這個詞又流行起來。美國眼下最精彩的電視劇是《美國諜夢》(The Americans),該劇以扣人心絃的間諜故事爲題材,展現了冷戰最後階段的緊張局面。

這部電視劇的主角是一對年近四十的蘇聯間諜夫婦,他們白天過著乏味的郊區生活,接送孩子上下學,跟鄰居互送燉肉,到了晚上則從事著潛入國防部長家安竊聽器、幹掉中央情報局(CIA)探員、闖入國會辦公室之類的活動。

其實早在前克格勃中校、俄羅斯現任總統弗拉迪米爾•普丁(Vladimir Putin)將觸手伸入烏克蘭以前,空氣中就已飄起了一絲冷戰情結的味道。最早是4年前俄羅斯間諜在美國城市被圍捕,接著是去年在莫斯科,一名所謂CIA間諜的被捕畫面出現在電視上,他戴了一頂傻乎乎的金色假髮套,還揣著三副墨鏡。愛德華•史諾登(Edward Snowden)戲劇性地飛往俄羅斯,以傳奇一幕更添冷戰氛圍。

您已閱讀23%(373字),剩餘77%(122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