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札記

媒體札記:蘭州之水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蘭州水汙染,輿論流向兩塊窪地:當地政府和中石油的中國式瞞報遲報,及「洋水務」威立雅。但水汙染歷史欠賬在蘭州爆發,只是冰山一角。

蘭州的水流向兩塊窪地——當地政府和中石油構成的「中國式瞞報遲報」,以及擁有「洋水務」身份的法國威立雅公司。

事發上週五午前。新華網引述甘肅省相關部門訊息,播發《蘭州自來水苯含量嚴重超標,出廠水苯含量高達200微克/升》:「據瞭解,苯超標對人體有潛在的致癌作用,蘭州市威立雅水務集團公司分析認爲,可能是化工廠汙水汙染自流溝,而不是黃河汙染。」

想來,每日甘肅網此時早就準備停當,一直就在等著這條稿件出現。新華社正式發稿幾分鐘後,這家由甘肅日報主辦的當地最大新聞門戶置頂微網誌,以「感謝網友供圖」爲名,張貼出9幅記錄當地市民在超市搶購礦泉水場景的圖片。其中一幅是牆上告示,上書:「接上級通知,自來水因受苯汙染,從現在起24小時內不能飲用,望廣大居民周知,希相互轉告。最終情況以蘭州市政府通告爲準。」

您已閱讀4%(344字),剩餘96%(881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