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中國應警惕「投資懸崖」

FT中文網撰稿人陳稻田:把經濟資源儘快從投資引導到消費領域是中國避開投資懸崖的唯一途徑。這個轉移不容易,對此有遠見的政治家不應再拘泥GDP數字。

美國有財政懸崖,中國則有「投資懸崖」,但後者來得遠遠要險峻。結構扭曲、泡沫經濟的發展往往會持續相當的時間,在其壯大的過程中,危機預言家一路都是「錯」的,而趨勢追逐者則一路凱歌。但是,市場可以追逐趨勢,縱情於泡沫,政府卻不能。

無以倫比的投資規模

中國投資佔GDP的比重從2003年開始站上40%的臺階,2009年的投資大躍進使投資率從2008年的43%急劇攀升到47%,此後一直到2013年都維持在47%-49%的高位。在未來3-5年,相信都很難看到投資率下降到40%以下。這是一個驚人的記錄:高於40%的投資率已經持續長達11年,平均水準是44.7%。如果未來投資率平均每年下降1個百分點,中國將在2022年把投資率降到40%(這仍然是個很高的水準)以下,總體持續時間將達到20年。

您已閱讀9%(340字),剩餘91%(337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