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實力

「醜陋的南韓人」能給中國什麼啓示?

南韓學者李成賢:90年代初走出國門的南韓人因爲便後不沖水、在酒店裏喫泡菜,還喜歡打嗝,常被稱作Ugly Koreans,但今天這種情況已不多見。

1988年南韓舉辦奧運會前後,南韓媒體曾經熱炒一個用英語表達的話題--“Ugly Korean」(「醜陋的南韓人」),以至於一些小學生都學會用這種說法「展示」自己的英語水準,大人們有時也會因此誇獎孩子:「你這個小學生怎麼知道『Ugly Korean'這種地道的英語!」

現在回頭看,這種做法真是很天真,甚至幼稚得讓人臉紅。不過那時的情形客觀真實地反映了南韓當時的發展階段——走出去。1988年南韓舉辦奧運會的口號之一就是:「首爾走向世界,世界走進首爾。」

一百多年前,南韓當局面對西方列強要求「開門」時,決定「關門」,認爲只有這樣才能保護這個東亞半島小國。一百多年後,南韓人才意識到只有「開門」與世界在同一個平臺上交流、競爭,才能在發展中壯大實力,真正保護自己的國家。

您已閱讀19%(332字),剩餘81%(139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