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

經濟學家漫遊未來

FT專欄作家庫柏:從父母有能力操縱子女的基因,到「終生意義上的一夫多妻制」,經濟學家們在《100年後》一書中集思廣益,爲我們的重孫輩所處的世界勾勒出一些可能的輪廓。

“100年後的世界將是什麼樣子?」伊格納西奧•帕蘭喬斯-韋爾塔(Ignacio Palacios-Huerta)問道。作爲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的經濟學家,他向其他經濟學家問了這個問題。誠然,經濟學這一行並未預測到金融危機,但他在新書的引言中寫道:經濟學家「相比其他人羣對於人類互動的規律更瞭解,其思考的深度和所用的方法也更強」。(立場聲明:我曾試圖將帕蘭喬斯-韋爾塔的理論推銷給足球隊主罰點球的隊員,結果沒人願意出錢。)

經濟學家們很喜歡他提出的問題。2012年諾貝兒獎得主阿爾文•羅思(Alvin Roth)用電子郵件回覆道:「嗨,伊格納西奧:讓我驚異的是,你的邀請很有吸引力。恐怕這是一種衰老的表現。」同樣自告奮勇爲此書撰寫章節的,還有另兩位諾貝兒獎得主。由此誕生的《100年後》(In 100 Years)一書,爲我們的重孫輩所處的世界勾勒了一些可能的輪廓,包括以下方面:

更長的壽命將促使我們改變生活方式。在過去一個世紀中,西方平均壽命成長了大約30歲。再過一個世紀,普通人或許能活過100歲。這種狀況甚至在現在的窮國也有可能發生,這些國家的人均壽命正在快速上升,得益於患有腹瀉類簡單疾病的嬰兒得到了成功醫治。

您已閱讀23%(533字),剩餘77%(179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