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未來

節能房屋的未來

我們能否使建築物供暖或製冷耗能極低或根本不耗能,同時保持居住的舒適?牛津大學學者基利普認爲,這方面已沒有多少技術壁壘,能不能改變的關鍵是社會因素。

在過去,房屋無論是氣派還是樸素,都是基於供暖或供電有限的假設而建造的。直到相當晚近的時候,大多數家庭還是地地道道的「離網」建築。

對現在的建築師(尤其是城市建築師)而言,供電是關係到現代生活的一大因素。

但我們是否正在回到過去的那個時代——家庭供暖或製冷耗能極低或者根本不耗能,而舒適程度以現代標準衡量也屬上乘?

您已閱讀8%(154字),剩餘92%(172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